肇慶出臺50條硬措施助力“安商”
日前,肇慶正式印發《肇慶市2023年安商行動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行動方案》)。從肇慶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了解到,《行動方案》堅持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以安商惠企為工作主抓手,聚焦5大方面、提出50條硬舉措,鼓勵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壯大,大力提振市場信心,釋放市場充沛活力,為支持肇慶各類市場主體健康發展、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,持續打造穩定公平透明、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,助力肇慶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開好局、起好步。
據了解,《行動方案》主要對促進市場主體提質增效、提升產業項目服務效能、推動產業要素高效配置、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、市場主體排憂解難等5大方面工作進行規劃部署。
作為經濟運行的細胞,市場主體有活力,經濟肌體才更健康。因此,在助推市場主體實現量質齊升方面,《行動方案》提出,要實施產業政策公平競爭審查,全面清理、排查、糾正各類不合理限制和壁壘。聚焦地方規劃、環境保護、市場監管、社會保障等領域,推動經濟社會管理權限有序向相關縣(市、區)下放,提升基層靈活性、自主性。強化市場主體優惠政策幫扶力度,落實稅收優惠政策,實行財政補貼政策“一張清單”式目錄管理。開展“個轉企”專項行動,助力“個轉企”企業做大做強。建立完善中小投資者訴訟綠色通道,加強涉市場主體行政檢察監督,保障市場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、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、同等受到法律保護。全面建成省、市、縣(市、區)三級聯動、各有關單位協同和線上線下相融合的訴求響應機制,健全常態化黨政企溝通機制,開展“企業家接待日”活動,打通政企溝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圍繞全面提升產業項目服務效能,推動肇慶制造業企業做強做優,《行動方案》進一步明確了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“肇慶特色”改革方式,謀劃推出一批上下貫通、多部門協同的“集成式”改革,全面打通企業反映強烈的痛點、難點、堵點,打造肇慶市創造性、引領性改革品牌,為制造業企業落地投產及增資擴產提質增效。
其中,《行動方案》提出,推動“粵智助”政府服務自助機向企業園區投放延伸。探索將政務服務延伸至香港、澳門地區,實現“跨境辦理”。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項目關鍵環節改革,推行信用承諾、容缺審批機制,全面推進工程施工許可證審批工作“加速度”。全面實行“多測合并、聯合測繪、成果共享”。不動產登記推行“驗收即發證”“交房即發證”。推進注銷抵押、二手房轉讓、新設抵押三項登記業務集成辦理,實現“一個窗口、一套資料、一次辦理”。推行“互聯網+招投標+信用”改革,將信用評價作為招投標相關參與主體的優選條件。全面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,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。
在梳理《行動方案》時還發現,“數字政府2.0”建設的牽引驅動作用在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與體現。市政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《行動方案》致力釋放全市海量數據價值,充分體現數據要素對產業要素高效配置的倍增賦能效應,推動數據要素和實體經濟融合,賦能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。
因此,《行動方案》提出,推進全市政務服務能力和數據資源的統一存儲、統一標準、統一供給、統一應用、統一運營,提高政務服務事項二次統籌管理效能。持續擦亮“全肇辦”服務品牌,筑牢市、縣、鎮三級產業項目落地“母親式”全流程代辦服務,動態監測分析企業在產業項目落地、增資擴產等方面的動態與需求。全面實施覆蓋市、縣(市、區)兩級的政府首席數據官制度,著力提高政府數據治理、數據運營和數據資源資產化能力。支持商業銀行運用大數據等技術建立風險定價和管控模型,優化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審批流程和模式,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。開展經濟態勢感知研判,實現市域、縣域及特色鎮域經濟一圖統攬。促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應用,聚焦金融信貸、醫療保險等重點領域,創新政企數據融合,推動數據向企業賦能、為企業服務。